野茶煥發新活力,助力山村拔窮根 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立君
“這一片基地已經是今年第二次采摘了,今年天氣好,早茶生長很快,品質也很高。”春日暖陽照耀下,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楊溪橋鎮蔡家塘村的里寶山有機茶園基地,迎來了早茶采摘的黃金時間。采茶工們正在動作熟練的采摘茶葉,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立君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著里寶山有機茶園基地情況和今年茶葉的長勢。
詹立君告訴記者,里寶山有機茶園基地坐落于桃源縣南部、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屬于典型的亞熱帶農業生態區。四周山高林密、重巒疊峰、溝壑縱橫,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平均海拔805米,為優質茶葉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近年來,詹立君成立的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桃源縣樹蓬野茶專業合作社,通過開墾高山有機茶園1017畝,其中扶貧基地424畝,復墾老茶園3800余畝,共吸納茶農7000余人,其中有貧困戶1900余人。2019年,通過茶葉產業帶動茶農人均增收達2518元,其中貧困茶農人均增收2700元,為當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企業力量,作出重要貢獻。
心系山村,回鄉復墾老茶園
2006年2月,烏云界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33818公頃,覆蓋了近兩萬人。森林保護起來了,但原本靠山吃山的老百姓,一下子失去了收入來源。蔡家塘村,就是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處的一個小山村。由于位置偏遠、交通設施落后、經濟結構單一等系列因素,全村123戶458人,2014年建檔立卡之初,共有貧困戶34戶124人,原屬于省級貧困村。
詹立君,是土生土長的蔡家塘村人。2015年,詹立君抱著一顆建設家鄉、回饋父老鄉親的心,在桃源縣委縣政府的邀請下,放棄在外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創業,成立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帶領當地老百姓復墾野茶,種植新茶,走上產業致富路。
問及為何選擇放棄在外的事業,回到小山村里創業,詹立君向記者坦言:“在70年代的時候,我們家非常窮,經常吃不飽飯,一年都難吃一次肉。我深知貧窮給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而現在有“精準扶貧”這樣一個好機會,能夠帶著我們村擺脫貧窮的現狀,可以為家鄉作出一點貢獻,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我義不容辭。”
而且,蔡家塘村這一片茶園也藏著詹立君童年的回憶。“小時候,我就是在這一片茶園中玩耍、成長。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其他種種原因,這里逐漸淪為無人問津的荒山野茶,十分可惜。”詹立君告訴記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原牯牛山國營茶廠在烏云界片區有上萬畝優質茶園,后來因為經濟效益下滑,茶廠倒閉了,茶園也荒廢了。
“我們這個地方多的是老茶樹,直接復墾出原有的茶園,實現效益更快。”為盤活這些優質的茶樹,調動村民復墾積極性,詹立君不僅以貧困戶500元每畝、非貧困戶300元每畝的價格補貼給茶農,還以高于市場4%的價格收購采摘到的鮮茶葉,為他們解決茶葉的銷售問題。
產業帶動,引領鄉親共同致富
“一個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才是真的富。”要把周邊的老百姓都帶動起來發展產業,這個想法在詹立君回鄉之初,就深深植入他的心中。
在公司創立時,詹立君就設立了入股分紅幫扶模式,最低1000元即可入股公司。“如果遇到家里資金緊張,想要退股,公司也將無條件全額退返,并且仍可獲得退之前的分紅。”詹立君說,五年來,入股的茶農每年都享受了12%的比例分紅。
此外,2016年,詹立君牽頭組建桃源縣樹蓬野茶專業合作社,并在楊溪橋鎮黨委的支持下,啟動了楊溪橋茶葉產業扶貧項目,帶動周邊5100余戶農民發展茶葉產業,引領當地老百姓共同致富。
之后,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還聯合桃源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楊溪橋鎮人民政府,建立里寶山茶園產業扶貧基地,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進扶貧產業發展。
詹立君介紹,里寶山茶園基地采用梯級開發立體復合栽培技術,套栽黃桃、楊梅、銀杏等多種果樹苗木,引以山泉水用于自動灌溉,遵循生態循環理念與有機完美結合,實現了完整的生態有機產業鏈。“我相信通過進一步完善,必將成為省內外最美的有機茶園和綠色扶貧基地。”
據悉,該基地目前共424畝,已種植優質茶苗350萬株,落實幫扶村12個,幫扶貧困戶521戶,貧困人口1678名。茶園受益后,貧困戶每年可享受茶園純收入70%的利潤分紅,貧困戶所在村享受10%的利潤分紅,公司享受20%的利潤分紅。
“我們家不僅復墾了3畝野茶,還入股了合作社,每年都有分紅?,F在,我自己也在茶園里工作,每天有百來塊的收入。”正在基地內忙著采茶的劉娥香告訴記者。今年58歲的她,原是蔡家塘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之前全家靠著一片竹山為生,只能夠勉強解決溫飽問題。2016年,劉娥香來到茶園工作,還入股了5000元?,F在年收入近2萬元,已于2017年成功脫貧。
傾力幫扶,情暖鄉村
2019年,詹立君為全鎮3個省級貧困村、4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送去160元慰問金;為楊溪橋鎮的易地搬遷戶送去25萬元慰問金,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環境。“對貧困戶的幫扶資助,我們計劃持續5年;對于異地搬遷的群眾,在之后,我們仍將每年送去15萬元。”詹立君說。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隨著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的逐步發展,詹立君在帶動當地村民穩定增收,幫助大家實現家門口就業上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近年來,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每年為附近茶農提供長期固定崗位近70個,季節性就業崗位近150個,年支付工資近600萬元。
幫扶的點點滴滴,溫暖著群眾心田。在詹立君用心用情的幫扶過程中,當地的村民也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和感謝他為小山村所做的一切。“這里的老百姓都很講感情,我們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大家二話不說都過來了,做什么事情也都積極支持。”詹立君告訴記者,在回鄉后,就想著把自己家的老房子重修一下,附近的村民紛紛過來幫忙修建,讓人感到非常溫暖,馬上就有了歸家的感覺?,F在,詹立君的子女在他的號召下放棄數十萬的年薪從上?;剜l,全家人一起致力于家鄉茶葉產業發展。
“接下來,我也想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再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對于未來的發展,詹立君說,將以綠色生態為依托,在打造好本地茶葉品牌的同時,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在鞏固好脫貧成果的同時,帶領當地老百姓更好更快發展。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詹立君秉持著建設家鄉、回報家鄉父老的情懷,通過回鄉發展茶葉產業,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書寫出了屬于他那精彩一筆。
文/大公網湖南 周汝潔 孫正山 孫慧
本文標題:野茶煥發新活力,助力山村拔窮根 桃源縣君和野茶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立君 - 茶人茶事_茶人茶話_中華茶人_世界茶人
本文地址:http://www.xxt03.com/chawenhua/charen/1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