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也分八大門派!

閱讀 :

鹿苑毛尖,屬黃茶類,產于湖北省遠安縣鹿苑寺。

黃茶是中國特產茶類,生產歷史悠久,唐朝時就成為貢品,但真正大量生產發展是一九五四年以后。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的。黃茶的制作與綠茶相似,但多一道悶堆工序。由于悶堆,茶葉發酵,故屬于發酵茶類。其得名于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而葉色變黃,因此具有黃湯黃葉的特點。有代表性的黃茶具有茶身黃,湯色黃,味甘鮮爽的特點。黃茶制造歷史悠久,有不少名茶都屬此類。

黃茶按制茶原料老嫩分為:“黃芽茶”:湖南洞庭湖君山銀針、四川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

“黃小茶”:湖南岳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毛尖。

“黃大茶”:安徽金寨、六安黃大茶、湖北英山黃大茶和廣東大葉青茶、安徽的霍山黃大茶。

01.君山銀針

產地湖南、屬芽茶,因茶樹品種優良,樹壯枝稀,芽頭肥壯重實,每斤銀針茶約2.5萬個芽頭。君山銀針風格獨特,歲產不多,質量超群,為中國名優茶之佼佼者。其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凈,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根據芽頭肥壯程度,君山銀針產品分特號、一號、二號三個檔次。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故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后豎沉于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芽光水色,渾然一體,堆綠迭翠,妙趣橫生,歷來傳為美談。且不說品嘗其香味以飽口福,只消親眼觀賞一番,也足以引人入勝,神清氣爽。根據“輕者浮,重者沉”的科學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頭比重瞬間變化而引起的。

02.蒙頂黃芽

產地四川,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直,色澤微黃,芽毫畢露,甜香濃郁,湯色黃亮,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勻齊,為蒙山茶中的極品。

03.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冊商標“北港”命名,屬黃茶類,產于湖南省岳陽市北港。

毛尖茶采制工藝:北港毛尖鮮葉一般在清明后五六開開園采摘,要求一事情毛尖原料為一芽一葉,二、三事情毛尖為一芽二、三葉。搶晴天采,不采蟲傷、紫色芽葉、魚葉及蒂把。鮮葉隨采隨制其加工方法分鍋炒、鍋揉、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

北港毛尖的品質特征:外形呈金黃色,毫尖顯露,茶條肥碩,湯色澄黃,香氣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

04.君山銀毫

君山銀毫,以注冊商標“君山”命名,為黃茶類針形茶。唐宋時,以其形似鳥羽,稱黃翎毛、白鶴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稱之為白毛尖。產于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君山島。

銀針茶的采制工藝:每年清明前三、四天開采鮮葉,以春茶首摘的單一茶尖制作,制1公斤銀針茶約需5萬個茶芽。其制作工藝精湛,對外形則不作修飾,務必保持其原狀,只從色、香、味三個方面下工夫。經攤青、殺青、初包、復烘、攤涼、復包、足火等到工序,歷時72小時。制作特點為殺青、烘焙均以較低溫度進行;殺青動作須輕而快,既適度又避免斷毫脫;烘包發酵時用桑皮紙包裹,歷時長達60小時。近幾年來改“殺青”為“蒸青”,提高了芽頭在杯中的豎起率。君山銀針,獨具韻味,其成品外形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發亮,素有“金鑲玉”之美稱;內質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凈,滋味甘醇甜爽,葉底肥厚勻亮。

如若以玻璃沖泡,則別有一番奇美景象;當以沸水(稍待落滾)注入杯中時,芽頭開始沖向水面,幾分鐘后,茶芽徐徐下沉,由橫臥漸漸懸空豎立,沉浮起落,往復三次,趣稱“三起三落”;所泡偶爾留于芽尖,如譽喙含珠;最后茶芽豎于杯底,似鮮花筍萌發,刀槍林立,茶形與激發色交相輝映,茶香四溢,麗景飄然。

05.溈山毛尖

溈山毛尖,產于湖南省寧鄉縣水溈山的溈山鄉。

溈山毛尖的制作工藝: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無殘傷、無紫葉的鮮葉,經殺青、悶黃、輕揉、烘焙、熏煙等工藝精制而成。其中熏煙為溈山毛尖的獨特之處。

成質:外形微卷成塊狀,色澤黃亮油潤,白毫顯露,湯色橙黃透亮,松煙香氣芬芳濃郁,滋味醇甜爽口。葉底黃亮嫩勻。

06.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屬黃茶類,產于湖北省遠安縣鹿苑寺。

鹿苑毛尖的工藝與茶質:于每年清明前數日至谷雨間采茶,標準為一芽一、二葉,要求鮮葉細嫩,勻齊、純凈、不帶魚葉、老葉。經殺青、炒二青、悶堆、揀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悶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質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積在竹盤內,拍緊壓實,上蓋濕布,悶堆5至6小時,促其色澤黃變。其成品外形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白毫顯露,條索環狀(環子腳),內質香氣持久,滋味醇厚甘涼,湯色綠黃明亮,葉底嫩黃勻整。

07.蒙山黃芽

蒙山黃芽,以蒙山牌注冊商標名世(蒙山黃芽與古今名茶蒙頂黃芽為同一品種,因生產廠家注冊商標不同,故茶名有“山”與“頂”之別),產于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

蒙山黃芽的采制工藝:以每年清明節前采下的鱗片開展的圓肥單芽為原料,經過一殺青、兩色黃、一堆放、三復鍋、二烘焙等制作工藝。

蒙山黃芽的品質特征: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全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葉底全芽嫩黃。是黃芽類名茶極品。

08.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產于安徽省霍山縣,因用細嫩芽葉、經悶黃工序制成,故此得名。屬黃茶類極品名茶。產地分布于該縣大化坪金雞山的金剛臺、金雞‘土+當’、烏米尖、漫水河與金竹坪等地,以金剛臺所產品質最佳。

采制工序:每年谷雨前3至5天揀山開園,采摘期10多天,專采最細最嫩幼芽,并保持新鮮。經炒青、做形、初包、初烘、攤放、復火等工序而成。

霍山黃芽的品質特征:芽葉挺直勻齊,色澤黃綠,細嫩多毫,形似雀舌;湯色明亮黃綠,帶黃圈,葉底嫩黃;滋味濃厚鮮醇,甜和清爽,有熟板栗香,飲后有清香滿口之感。 


本文標題:黃茶也分八大門派! - 黃茶_黃茶知識_黃茶的種類_黃茶的功效與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xxt03.com/fenlei/huangcha/464.html

相關文章

  • 黃茶,從來珍稀而尊貴

    黃茶,似乎從來就是珍稀而尊貴的茶種。就像一位隱士,充滿著智慧和榮耀,溫熱而有力。講真,筆者以前對黃茶的了解也只是很淺顯。認真學習,發現黃茶,真是一座金山,真是一個寶藏。源起之妙明代聞龍《茶箋》在記述...

    黃茶
  • 蒙頂黃芽有什么選購技巧?

    選購技巧蒙頂黃芽不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飲,而且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茶,但是怎么看出蒙頂黃芽茶葉的好壞,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知識,下面詳細介紹蒙頂黃芽怎么看好壞。一般...

    黃茶
  • 海馬宮茶應該這樣沖泡和儲存!

    沖泡先賞茶,潔具,擦干杯中水珠,以避免茶芽吸水而降低茶芽豎立率。置茶3克,將70℃的開水先快后慢沖入茶杯,至1/2處,使茶芽濕透。稍后,再沖至七八分滿為止。為使茶芽均勻吸水,加速下沉,這時可加蓋,經5分鐘后,去掉...

    黃茶
  • 黃茶|黃茶是如何產生的呢?

    黃茶,想細說,可又不知從哪里說起。今天就隨便談談吧。黃茶的產生黃茶的產生時間與早期制作情況,明代許次紓《茶疏》有所記載:“顧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鐺火薪焙炒,未及出釜,業已枯焦,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

    黃茶
  • 莫干黃芽的茶文化歷史和品質特點

    歷史淵源及發展莫干黃芽是黃茶的一種,產于浙江省德清縣的莫干山,是德清特產之一。莫干山為天目山余脈,位于浙江德清縣境內,傳說因春秋末年干將、莫邪鑄劍此山而得名。莫干山以“竹、云、泉”和“清、靜、...

    黃茶
  • 霍山黃芽什么時候喝最好,霍山黃芽適合什么季節喝
    霍山黃芽什么時候喝最好,霍山黃芽適合什么季節喝

    霍山黃芽不分季節,適合四季喝,不過以夏季飲用最佳,因為在消熱解暑、生津止渴等功效作用上來講,霍山黃芽有著很不錯的效果。作為黃茶類名品,霍山黃芽的采摘期在春季,位于清明前后,為期一個月左右。 一、霍山黃芽適用人群 ...

    黃茶
  • 黃茶的“悶黃”工藝特殊在哪里?

    黃茶的滋味,黃茶是什么味道呢? 比綠茶甘潤而少了鮮嫩感,有時呈現炒豆香、鍋巴香或是焦糖香。如果把綠茶比作青春少女,黃茶就像持重雍容的少婦。黃茶看上去嫩黃、金黃、深黃,泡出的茶湯也是黃色,葉底還是黃...

    黃茶
  • 黃茶,一個美麗的差錯

    黃茶介紹黃茶是中國特產的輕發酵茶類。黃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觀察方法賦予黃茶概念以不同的含義。歷史上最早記載的黃茶概念,不同現今所指的黃茶,是依茶樹品種原有特征,茶樹生長的芽葉...

    黃茶
  • 你想知道的黃茶知識都在這

    黃茶如果說,綠茶是青姑,紅茶是貴婦,那么,黃茶就是風韻動人的徐娘了。日常茶飲中,黃茶并不多見,普通百姓也不常喝到。黃茶,顧名思義,茶色金黃亮麗,其最顯著的特點就如詩中所說“黃色黃湯稱鵝黃?!秉S茶是中國特...

    黃茶
  • 黃茶:做好后再燜一下的茶

    有一種茶,在加工工藝中需要燜一下,這就是黃茶。茶人們從炒青綠茶過程中發現,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但是變黃的茶葉滋味變得醇厚,湯色也呈現漂亮的黃色,于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
你可能感興趣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