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緣帶你輕松讀懂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第一篇:地產

2020-06-13 19:12:36 閱讀 :
【原文】

地 產

 
植產之地,崖必陽,圃必陰。蓋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資陽和以發之;土之性敷,其葉疏以暴,其味強以肆,必資陰蔭以節之。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注釋】
 
崖必陽:崖,山或者高嶺的側面;陽,山南水北為陽。
 
圃必陰:圃,種植作物的園地;陰,水南山北為陰,不見陽光的地方。
 
抑:抑制。
 
瘠:瘦弱,瘦小。
 
?。汗训?、粗略。
 
敷:饒足,肥沃。
 
疏:疏展,充分展開。
 
暴:脫落。
 
肆:放縱無節制。
 
 
【譯文】
 
種植茶樹的地方,如果是在山崖坡谷之上,一定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南坡;如果是在園圃之中,一定要選擇陰涼的北邊。
 
因為山石性寒,茶葉生長受到抵制,葉片會比較瘦小,茶味也就淡薄,因此必須借助溫暖的陽光來幫助生發成長;而園圃的土地肥沃,茶葉長得又大又快,茶的味道就會顯得過于濃烈,易產生燥口刺激的韻味。
 
因此需要遮陰來限制茶樹的生長速度。陰陽相濟調和,茶就能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這樣子才能制作出上好的茶葉。
 
果茶間作
 
【解讀】
 
《大觀茶論》第一篇 “地產” 講的是茶樹生長環境的重要性和選擇方法。宋徽宗所講的 “崖必陽,圃必陰” 與陸羽《茶經》中的 “陽芽陰林” 實際上是一個意思,但是趙佶從土壤的角度給了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同時 “陰陽相濟” 也體現了趙佶所崇尚的道家哲學思想,這在宋徽宗其他作品中也有所體現。
 
雖然古人沒有現代科學可以對茶樹在不同環境下導致的不同營養成分進行化學研究。但是古代茶人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得出了經驗,不同的環境下,生長出來的茶味道是不一樣的。
 

林茶間作

 
這一點在陸羽的《茶經》里面有比較詳細的闡述。陸羽是這樣說的:“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 …… 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意思是說:野生的茶好一些,園林里的茶次一些。那些生長在陽面而有樹木遮擋的茶,茶葉呈紫色的,就是好茶,茶葉呈綠色的,就次一些。…… 生長在背陰山坡或谷底的茶樹,不宜采摘。這樣的茶性質凝滯,喝了容易導致腹脹。
 
我們從現代科學來看,之所以茶樹種植要 “崖必陽,圃必陰” ,就是如果日照太多的話,會導致茶葉中的花青素含量過高,如果遮蔭生長,這樣就不會太苦、太澀。
 
同時從茶樹的基因來看,因為茶樹起源于我國西南地區的深山老林子里,通過是被較大的樹木所蔭蔽,在漫射光多的條件下生長起來,所以自然就形成了喜溫喜陰的習性。
 
林茶間作
 
通過在茶園中種植樹木幫助茶樹遮陰,調節茶樹的生長,從而影響茶葉的味道。這種技術在當下也是很實用的,這種茶園栽培模式叫做林茶間作。
 
比如蘇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區就是我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把不同的果樹和茶樹種植在一起。
 
我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海南的茶園就采用了茶膠間作,在茶園內種植橡膠樹,從而為茶樹提供陰涼的生長環境。
 
相關閱讀
茶緣帶你輕松讀懂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序
 
微信掃一掃關注茶緣公眾號
因 茶 結 緣,以 茶 會 友


本文標題:茶緣帶你輕松讀懂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第一篇:地產 - 茶緣微信公眾號
本文地址:http://www.xxt03.com/zimeiti/chayuan/356.html

相關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茶緣
茶緣致力于傳播茶文化,分享茶知識。
讓我們因茶結緣,
一起品茶、學茶、交流茶,
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茶友!
網站欄目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